Art Competition
Tian Wen Award
天文獎介紹
本宮為鼓勵參與本宮所舉辦之全國書法寫生比賽參賽者。
特別委請留日陶藝創作家-楊上峰老師雕塑獎賞乙座頒授給該項比賽各組別第一名最高榮譽『天文獎』同時肯定得獎人對傳承文化藝術之貢獻與成就。
天文獎獎盃之設計理念
天文獎獎盃之設計源自於 天文宮鎮東大將軍徐府千歲 諭示的天文宮「天文」二字之意義:
『 一者:呼應宮內眾神聖,皆來自於廣浩的宇宙。人、事、物、正也。
二者:遵天道,行四運陰陽之理,淡平以養己利生,濶潤則於靜善利人。以道家清靜無為之思 ,作成風格精神。
三者:究學文字,研禮行義,以合人倫,並包羅天下諸識。 』
以諭示文中的主要概念成為獎盃造型之設計基礎來源
『遵天道,行四運陰陽之理』
以道家清靜無為,遵行天道調和陰陽之理,轉化太極陰陽圖形,結合水紋曲線。比喻書法書寫時,墨筆運行間之變化如同水氣之氣象萬千,以及學文、教化、行禮義之道羅萬象學無止境。此外圓形結構也代表我們生長的宇宙地球,並象徵圓融眾生繼往開來之意義。
『學文字,研禮行義』
以由下至上三個層階相互結合之柱狀結構頂天立地。柱狀結構連貫天地支撐經緯以喻人居「天-人-地」之中應涵養天地正氣匡正世風,為中流砥柱之概念;本體中之三個層階也象徵天人地三界之融合狀態以及眾人可透過學習,而蒸蒸日上之涵義。
引此
期待眾人受文化藝術之薰濤安定本心,以維護天地間自然與人文環境之健全調和為己任,應涵養身心以修善德之正氣。
─楊上峰敬製
天文獎第二代獎盃之設計 源自於第一代永安天文宮LOGO,天文宮乘於雲上,意謂著一切沒有極限。 獎盃設計概念為頂天立地。頂著天、踩著地。 一筆一畫,畫出神話。藉著此獎盃永垂青史。


留日陶藝創作者-楊上峰老師
學歷
- 1999年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科造形雕塑學士畢業
- 2001年 日本大學大學院藝術學研究所造形藝術碩士畢業
職經歷
- 華山藝文特區行政中心企劃管理組 現職
- 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兼任講師
- 高鳳技術學院流行工藝設計系兼任講師
- 嘉義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
- 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含視覺藝術研究兼任講師
- 藝術設計工作者(雕刻、陶雕、鐵雕、立體造形設計、公共藝術) 創作與教學理念
展覽經歷
- 1998年 「楊上峰雕塑個展」Art & Design Gallery
東京大學藝術學部 - 1998年 獲「日本財團法人北野生涯教育振興基金會雕刻獎學金」設置公共藝術雕刻作品
- 1999年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科雕刻作品發表展」聯展
日本東京 - 1999年 「第二十二回東京五美術大學聯合作品發表展」聯展
日本東京 - 2000年 「日本大學創立百週年紀念外國人獎學金」
- 2000年 「兩代情」名展藝術空間聯展
高雄 - 2001年 「日本大學大學院藝術學研究科造型藝術作品展」聯展
日本東京 - 2001年 「第二十四回東京五美術大學聯合作品發表展」聯展
日本東京 - 2003年 「第二屆藝術家博覽會」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聯展
台北華山文特區 - 2003年 「全國運動會裝置藝術展」
GAGAgogo台北縣政府 - 2004年 「華山論劍」第三屆藝術家博覽會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聯展
台北華山文特區 - 2004年 「楊上峰2004雕塑個展-變動中的結構」
嘉義縣政府文化局梅嶺美術館 - 2004年 「氣韻生動.美哉東方」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教授聯展
台南市立藝術中心 - 2004年 「馬生角成員聯展」
台北縣政府行政大樓一樓藝文大廳 - 2004年 「南方論藝.美在東方」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教授聯展
高雄縣文化局 鳳山國父紀念館 - 2004年 「請問國父……」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教授裝置藝術聯展
高雄縣文化局 鳳山國父紀念館 - 2004年 「無欲幻境」馬生角畫會聯展
台北縣藝文中心 - 2005年 「200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灣地方美術特展」聯展
台北市貿展覽館 - 2005年 「很土的傳說」陶藝主題策劃四人聯展
嘉義鐵道倉庫 - 2005年 「2005台灣聲視好大」第四屆藝術家博覽會
- 2005年 國家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大型陶雕創作計畫」
- 2006年 「楊上峰2006雕塑個展-解體/再構」
高雄縣文化局第一展覽室 - 2006年 「2006楊上峰雕刻作品展」
高雄 名展藝術空間 聯展 - 2006年 「守望平安」台北縣政府公共空間美展
台北縣政府行政大樓公共空間 - 2006年 東方技術學院「東方造藝師生展」
高雄鳳山國父紀念館 - 2006年 嘉義大學「95學年度國立嘉義大學藝術季師生美展」
嘉義大學